现今的建水紫陶,应该说是百花齐发、百家争鸣,其审美取向就在一个器型、一个颜色,能够从中得到许多美的感悟和感叹。器型、颜色、书画是紫陶三位一体的东西,而如何欣赏紫陶,也需要正确的引导,消除一些误区,我们应该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建水紫陶。
如何欣赏紫陶呢?
一是颜色,紫陶的颜色当然是红得泛紫的紫色,这是紫陶的象征色和代表色,是它的基本面貌。紫陶的颜色,就像一个人种的肤色一样,决定了它的外在形象,但也并不是说紫陶就只能是这单一的一种颜色。随着刻填技艺的日臻完善,一个丰富的、与表现书画相协调的色彩,也就在不断的发育和完善。紫色、黑色、灰色、白色、黄色,甚至搅泥的色彩,都丰富的呈现在我们眼前,这是传统的紫陶中少有的。色美是我们欣赏紫陶的一个着眼点,纯正的、温润悦目的、可遇不可求的窑变的色彩,大家都是比较喜欢。
在古玩界,人们更喜欢用柴窑烧成的紫陶。现在以气窑烧制的器物,色彩与龙窑(柴窑)烧制的有较大差异,一些喜好者更推崇柴窑器物的独特色彩,同时也不排斥器型书画俱佳的气窑器物,这也是制陶人能够不断创新、不断改进的动力,不断出现的新的色彩能给我们新的审美情趣。色彩的多样性,在当今紫陶中是很普遍了,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。
二是器型
好的书画作品,需要一个好的、适合的器型来表现。两者的结合不应生硬,要依式画景、依景美型,还要充分考虑器物的色彩,使得几方面和谐,一定要有自己独有的理解和想法,不要一窝蜂的盲目追随市场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器型是可以和应该发展的,但审美的标准却是亘古不变的,即大方周正、比例协调、线条流畅、富有韵律。这好比在欣赏书画中的构图,构图一好,就为该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三是书画
这是紫陶的灵魂。书画的阴刻阳填,是紫陶区别于其他陶器的显著标志,无釉磨光是对表现书画的独特方法(有的作品不磨光反而更能显现书画韵味)。
如果只重视色美和型好,而忽视紫陶的书画魅力、甚至抛弃刻填的书画,这就与其它陶瓷无异。紫陶艺术品位的高低取决于书画水平的高低,有较高水平、较高格调、较高意境的书画附着在色好、型美的紫陶上,紫陶才会上档次,才能成为真正的紫陶艺术品,也才会被更多艺术品收藏者所收藏。否则,仅是色好、型美,但书画水平一般,甚至是敷衍随便之作,都会影响其艺术价值。
对紫陶书画的立体欣赏就不能简单等同于宣纸上书画的平面欣赏。在宣纸上自由创作的书画家,在陶坯上未必能够发挥其优势,这需要长期浸沉在土坯上才能找到感觉,也要深知烧制后会达到的效果。在紫陶上表现书画韵味,还有一个刻填的再创作过程。一般的刻填艺人不能达到此高度,往往还会损失作者的本意。刻填不到位,书画的韵味就会损失,所以刻填技艺是保证书画韵味的一个关键。